以前,当博客开始流行时,似乎人人都有博客,而且都会在博客上连接好友,把朋友的网址都展示出来。
渐渐的,博客上展现的网址越来越少。因为部分的人不希望太多人知道自己的博客。因为一些人只想展现自己好友的博客,不熟的就不放上去。这么一来,导致一些没在名单中的人不高兴,觉得自己被排除在外。因为不想让一些人知道自己有在读他们的博客。理由林林总总。
于是,有的人干脆把整个名单删除。(我也不例外。)
总之,博客上的好友名单几乎是销声匿迹了。
因此,偶然在友人的博客上发现有自己的网址,还觉得蛮欣慰的。一方面,很高兴她把自己当作好友中的一员;另一方面,她仍旧坦荡荡地以自己直率的个性面对网络世界,不怕有人不高兴,因为她就是她。
或许,“博客精神”本来就应该这样。让人表现自我,抒发情感,理清思绪。当作是广阔世界中,自己的小岛。有人来探望也很好,如果他喜欢你的小岛,大可欢迎他下次光临。如果他不喜欢,也不勉强,请他自便离开。就算没人来拜访,反正就是做自己,自己高兴就好。
可是,世界太复杂,人群太混乱,我们太害怕。如果成长就是学习自卫,那我们的确成长了。
渐渐的,博客上展现的网址越来越少。因为部分的人不希望太多人知道自己的博客。因为一些人只想展现自己好友的博客,不熟的就不放上去。这么一来,导致一些没在名单中的人不高兴,觉得自己被排除在外。因为不想让一些人知道自己有在读他们的博客。理由林林总总。
于是,有的人干脆把整个名单删除。(我也不例外。)
总之,博客上的好友名单几乎是销声匿迹了。
因此,偶然在友人的博客上发现有自己的网址,还觉得蛮欣慰的。一方面,很高兴她把自己当作好友中的一员;另一方面,她仍旧坦荡荡地以自己直率的个性面对网络世界,不怕有人不高兴,因为她就是她。
或许,“博客精神”本来就应该这样。让人表现自我,抒发情感,理清思绪。当作是广阔世界中,自己的小岛。有人来探望也很好,如果他喜欢你的小岛,大可欢迎他下次光临。如果他不喜欢,也不勉强,请他自便离开。就算没人来拜访,反正就是做自己,自己高兴就好。
可是,世界太复杂,人群太混乱,我们太害怕。如果成长就是学习自卫,那我们的确成长了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