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sts

Showing posts from February, 2013
回头一想,这是九年来第一次独自度过情人节。 算了一算,连自己都惊讶。 更惊讶的是,我竟然不觉得遗憾。 不知道为什么,今年似乎“看开”了。周年庆也没特别重视,情人节也不觉得特别。不就是另一个需要工作的星期四嘛。 今天,同事问我为什么没有穿漂亮一点的衣服。今天,在食堂看到学生理事努力地售卖玫瑰花。今天,看到商场中有许多捧着玫瑰花的幸福女生。 可是,我看到这些的时候,念头竟然是:“好浪费钱哦!” 是啊,以前也喜欢参与这一场“骗局”的我,今年竟然改变了立场,开始嘲笑“浪漫消费主义”!可能是因为最近觉得自己的每月消费太高了,所以对消费的态度有所改变吧。 2011年,我们去了Labrador Park 和 Dempsey Hill 的 Botak's Backyard。去年,我们去了Prive。当然,我很喜欢这种温馨的感觉。另一方面,又因为你花了不少钱而为你感到心痛。还有,两年情人节的收场似乎都带有惆怅。或许是因为被节日气氛熏染,自己对对方的幻想也增加了,添加了太多的期许吧。又或者,我们不适合以别人惯用的方式庆祝情人节(被下咒语了吗?)。所以,今年不庆祝,是否更好? 接下来的情人节,你可能都会忙着工作。当然,如果你能抽空陪我,我一定很高兴。可是,如果要忙,就去吧。 毕竟,我长大了。 只希望过几年,在情人节的早上,能和你说声“早安”;然后,入睡前,紧紧地拥抱你,两人一同细数我们走过的路。这,就是我最幸福的情人节了。

Fish Leong - 用力抱著 Yong Li Bao Zhe

Image
小寒老师的情人节post: 擁抱時,兩人都面對相反的方向,注視不同的風景。所以這麼多年了 ,我每次都會把臉埋進他的胸口 。讓其中一個人帶路,幸福或許才不 會走得那麼坎坷。 我马上想到的,就是:“还好我矮,所以总是能把脸埋进你的胸口。” 所以,由你带路,我负责依偎就好了,行吗? 决心放好了,这一次非你不可 不准我们把爱给走成了坎坷 Baby,情人节快乐。祝我们都快乐。
又是一年。 一个人待在房里,听着《春晚》的表演艺人的竭尽所能,也听着远方(柔佛?)传来的烟火声,当中还参杂着雷声。 然后就想,今晚和其他只身片影的夜晚,有什么不同? 有春节特别节目,父母在客厅包红包。这些都是外在的。对我来说,还真的没差。 小时候,喜欢过年,是因为只有逢年过节时,才有新衣服穿。 现在,看到喜欢的衣服,只要不太贵,都能马上买下(毕竟自认“秒杀小公主”)。 小时候,喜欢过年,是因为可以到亲戚的家玩,也可以吃自己家里没有的零食。 现在,和亲戚没话说,也发现自己不喜欢吃零食,只能躲在手机薄弱的防卫背后。 小时候,喜欢过年,是因为大年初一和初二早上都有新年特备节目。 现在,对新年特备节目不感兴趣,难得放假,只想在十点过后自然醒。 当然,新年给了许多家庭团员的机会。但,过年是不是也带来一种压力?我的亲戚(还)没有因为我还未婚的问题让我尴尬。然而,每年都听到的“你越来越漂亮了!每年看你都不一样!”(er,不然?)、“你在哪里读书啊?啊!已经开始工作了啊?那么快!那时看到你,你好像才刚进大学!”(我进大学已经是八年前的事了)、“你当老师啊?在哪里教啊?Bukit Panjang啊?你以前不是读那里咯?好学校……阿Li以前也在那里读!学生乖吗?”(是啊,我每年都听说堂哥是我学长)。我明白他们是好意想找话题聊,可是每年说一样的话,也很烦啊。 我这一代的,很多都想尽办法“在家避年”了。陪同父母去拜年的,许多看起来都愁眉苦脸(我应该也是其中一员)。或许是我内向的性格所致。但我真的很不喜欢拜年时候的强颜欢笑。 还有,大家在过年时都会祝贺对方来年行大运,希望一年比一年好。可是,讽刺的是,新年过去了,大家又说“年年难过,年年过”。我小时候曾因为不肯说新年祝语而被鞭打过。小时候的理解能力当然还很弱,可是如果我会表达的话,那我应该会说:“既然只是嘴上说的好听的话,说出来也只是'有口无心'的几个字,那说了有什么意义呢?”明明知道每年年初的新年祝福不会兑现,那何必还当愚民,编织美丽的骗局,把自己和对方捆绑呢? 传统之所以会流传多年,当中的价值毋庸置疑。身为华文老师,我也的确应该更加重视传统。可是,当传统成为束缚,成为负担,我们还要为了保留而保留吗?